萬順股份日前發布的年報顯示,公司2017年的業績增速出現較大下滑,特別是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(簡稱“扣非凈利潤”)同比增長幅度僅為1.62%。
對于業績增速下滑,萬順股份董事會秘書黃薇對《證券日報》記者表示:“主要是公司推廣新產品費用增加、融資成本提高等因素所致。”
同時,《證券日報》記者還注意到,公司2014年定增募投的年產240萬平方米節能膜生產線建設項目由于此前的兩次延期,在2017年生產的產品尚未達產,從而影響了子公司的業績。
萬順股份凈利增速下滑,萬順股份2017年年報顯示,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2.13億元,同比增長43.69%;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961.97萬元,同比增長5.19%;扣非凈利潤為6520.26萬元,同比增長1.62%。公司的銷售費用達到7283.41萬元,較2016年增長了15.15%,財務費用達到7581.72萬元,同比增長了202.18%。對于兩項費用的激增,黃薇解釋稱:“由于去年公司經營規模擴大,所需經營周轉資金增加,加上去年國家宏觀金融政策變化,融資成本提高,以及匯兌損失影響,導致2017年度財務費用增長幅度較大。
受費用增長較快影響,萬順股份連續多年業績兩位數增長在2017年終止。
《證券日報》記者注意到,2010年萬順股份上市之后,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在很多年都保持在10%以上,最高的2012年甚至達到了56.74%。但2017年其增速下滑至10%以下,特別是扣非凈利潤僅同比增長了1.62%。其增速可以說上市以來是除了2011年、2014年和2015年之外最低的一次。
節能膜項目兩次延期
需要一提的是,2014 年7月份,萬順股份開始籌劃投資年產240萬平方米節能膜生產線建設募投項目(以下簡稱“節能膜項目”)。
在籌劃項目建設時,公司曾表示,功能性薄膜市場前景十分廣闊,具備跨越式發展潛力和良好的盈利預期,該項目的建設有利于公司抓住市場高速增長機遇,率先實施進口替代、推動盈利水平的增長。然而,項目的進展卻一波三折,節能膜項目曾前后兩次推遲完成時期。萬順股份分別于2016年3月份和2017年4月份發布相關公告,調整了節能膜項目的實施進度。期間,為了加快建設,在第一次延期公告發布之后,萬順股份于2016年5月份還發布公告稱,變更募集資金使用用途去收購了汕頭市東通光電材料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東通光電”)100%股權。
萬順股份表示,公司通過收購東通光電 100%股權,可充分利用其現有的生產設施以及人力資源,為節能膜的生產提供配套,有利于加快項目的實施進度,盡快實現節能膜項目的收益。
最終,結果卻并不如預期。節能膜項目在2017年4月份才完成建設。而由于2017年4月份該項目才投入生產,產品尚未達產,對公司利潤的提升有限,導致萬順股份新收購的東通光電、東通文具兩家公司2017年的業績均未達預期。
對于項目建設的頻頻延期,黃薇表示:“主要是設備調試期占用了大量時間,才延遲了建設期。而收購東通光電實際上已經大大加快了項目的完成時間。”
有業內人士對《證券日報》記者表示,“雖然節能膜業務目前仍處于高速發展期,但并不算市場主流。如今項目的延期會否影響公司搶占市場先機,快速完成產業布局,其結果還有待觀察”。對此,黃薇表示,“新推出的智能光控節能膜是由公司自主研發的,能阻隔99%以上紫外線和80%以上紅外線,節能效果顯著,獲得了中國建材節能一級認證。
2018年,公司將全力推廣節能膜新業務,雖然由于公司將首次自建渠道銷售,需要一定的過程磨合,但相信節能膜業務能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”。
文章來源《證劵日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