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據日媒報道,可樂麗已開始拓展業務,將進一步發展液晶聚合物(LCP)薄膜“Vexter”業務。雖然目前該公司只是在供應薄膜產品,但是據透露,可樂麗已在鹿島事業所(茨城縣神棲市)引入FCCL(柔性覆銅層壓板)的批量生產測試設備,并且開始供應層壓板產品。
隨著新基地的啟動,以及可樂麗現有的西條工廠(愛媛縣西條市),公司預計到2020年下半年,LCP薄膜“Vexter”的產量將達到每年180萬平方米,可樂麗表示,LCP是第五代通信(5G)的關鍵材料,因此獲得了很多關注,公司接下來也將滿足客戶在這方面增長的各種需求。
早在2018年10月,可樂麗便定下了在2020年實現“用于高速傳輸的柔性印刷電路板(FPC)的液晶聚合物(LCP)薄膜生產線”的大規模量產的目標,可見公司對5G市場的重視。
先前應用較多的軟板基材主要是聚酰亞胺(PI),但是由于 PI 基材的介電常數和損耗因子較大、吸潮性較大、可靠性較差,因此 PI 軟板的高頻傳輸損耗嚴重、結構特性較差,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高頻高速趨勢。
現在出現在人們眼前的有兩種材料——LCP與改性PI,而不少業內人士認為LCP才是未來5G潮流的發展趨勢,改性PI只是5G Sub-6GHz的過渡技術,無法完全替代LCP。
對于15GHz以上應用或4層以上的復雜軟板,LCP是較優選擇。而且其損耗值僅為2%-4%,相比傳統基材2%的電磁損耗要小10倍。
而對于空間利用率來說,LCP軟板與改性PI軟板都具有比PI軟板更好的空間利用效率和彎折可靠性,村田的LCP軟板產品則可以完美貼合電池進行排線,節省更多空間。
不僅僅是可樂麗,近期已有許多企業表示將投身LCP產業。
今年3月,臺虹表示,公司的改性PI產品已經做好量產準備,但他們也沒有放棄開發LCP高頻天線材料。
5月,日企共同技研化學株式會社也透露,公司的液晶聚合物(LCP)薄膜等產品的生產設備已經在2018年12月底在富岡工廠開工,由于批量生產的原因,這種產品的價格將降低到目前主流聚酰亞胺薄膜的三倍左右。
共同技研化學在富岡工廠投資了約8000萬日元(約501.53萬人民幣),引進了連續燒成爐等設備。產品將被加工成雙層覆銅層壓板供應給市場,月產能計劃在3萬~10萬平方米,同時公司表示,如果需求進一步增加,他們將考慮外包給其他公司。
同時,住友化學也表示,他們將逐步擴大LCP的用途開發,計劃以LCP開拓適用于5G通訊之智能型手機、基地臺相關的多層軟性印刷電路板(FPC)、硬性基板等市場。此外,住友化學也關注到LCP在電動車(EV)用途的市場需求。
而東麗則選擇了另一條路,前不久,東麗就在官網發布消息稱,他們開發了一種適用于5G通信的PI(聚酰亞胺)材料,可廣泛用于傳遞大量數據的高速穩定通信技術,以及用于自動操作的毫米波雷達電子元件。公司稱,通過精確的分子設計,他們使其滿足了低介電損耗條件,電能損失被抑制到了0.001(20GHz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