凹版印刷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法
本次為廣大用戶提供印刷方面的解決方案,也感謝大家對薄膜通的關注。你們的信任與支持是我們把平臺做下去的動力。具體的問題也歡迎發郵件到薄膜通郵箱(service@bomotong.com),我們也可提供專家服務。如果您覺得我們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,也希望這些知識從你手中傳遞給其他有需要的人。
干燥太慢
問題:干燥速度如果太慢,會引發導輥污染、粘附、以及過高的殘留溶劑;
原因:溶劑的干燥速度過慢、版深過于深、烘干機能力不足、印刷速度過快;
解決方案:選擇合適干燥速度的溶劑;如果不得不使用較深的版,應配合快干溶劑,并放慢印刷速度;印刷速度應有烘干機能力決定,烘干首要依靠風量,其次才是溫度。
跑色
問題:陰影部分的油墨轉移,形成西小的濃淡不均,綠色的印刷特別常見;
原因:凹版的深度太深而油墨粘度太低、由于某種原因影響了油墨的流動性、幽默的溫度低;
解決方案:采用干燥快的溶劑以高粘度的油墨印刷,制版時改變版網的角度和線數,使用油墨前用熱水加溫。
卷曲
問題:印刷物向內側卷曲,影響制品美觀,也給二次加工帶來困難;
原因:由于油墨溶劑造成的薄膜膨脹,油墨層和薄膜因溫度、濕度變化產生的膨脹率不同;
解決方案:選擇不溶脹薄膜的油墨及溶劑,盡可能使用較淺的版深來再現色調,在薄膜背面涂布防卷曲劑。
起皮
問題:油墨盤中的油墨上有一層干燥的表皮,該表皮可能會附著到滾筒上,形成凹凸不平、刮刀痕或污染;
原因:油墨干燥速度過快,干燥機漏出的空氣烘干了油墨表層;
解決方案:調整油墨干燥速度,應使干燥機的排風量略大于送風量,并防止空氣從干燥機中漏出,對油墨盤給予適當覆蓋,避免風吹到油墨。
反粘印
問題:前一版印刷的油墨又到下一版的版面上;
原因:前一版的油墨膜溶解到下一版面上;
解決方案:第二版以后各班的油墨要使用溶解力稍弱的溶劑稀釋,此外印刷速度不能過慢。
網線
問題:轉移到薄膜上的油墨呈網點狀態,在應該涂布的陰影部分形成各自獨立的小點;
原因:油墨干燥過快或粘度過高,在油墨流平之前就已干燥固化,制版時網幅過寬;
解決方案:用干燥較慢的溶劑,刮刀位置盡量前移并注意烘干機的漏封,保證流動性適宜的前提下盡量使用低粘度油墨進行印刷。
粘著不良
問題:達不到油墨粘接力的要求;
原因:用錯油墨,薄膜表面張力不足,薄膜中的添加劑影響,油墨干燥不足;
解決方案:加強管理,對用剩的油墨表面品名及日期以備再用,印刷前檢測薄膜的表面張力,注意薄膜中的爽滑劑等添加劑影響,首次使用新的薄膜時應了解相關情況,利用烘干機進行充分干燥。
橘皮
問題:油墨重疊部分發生橘皮狀的鱗片紋;
原因:第一層油墨上疊印第二層油墨時,第一層油墨被第二層的溶劑溶解,在干燥前兩種顏色混合產生的獨特現象;
解決方案:使用快干溶劑及較高粘度來印刷,避免油墨過分容易被溶解,提高印刷速度盡快將印刷品送入干燥機,以促使油墨固化,如仍然不能解決,需要聯系油墨廠。
起泡
問題:印刷中發射大量氣泡現象,是刮刀作用惡化;
原因:油墨本身性質造成(水性油墨較常見),油墨循環系統缺陷;
解決方案:添加準確劑量的油墨廠制定的消泡劑,如使用過多反而可能促使發泡,檢測油墨循環通路,避免油墨劇烈運動和大落差掉落。
粘著
問題:卷取的印刷品油墨層附著到另一個接觸面(通常為薄膜的背面),從而發生油墨剝離及印刷品污染;
原因:干燥不良,溫度上升造成的油墨軟化,卷取張力過大,油墨附著力不足,油墨內聚力不足,接觸面與油墨的親和力過強;
解決方案:充分利用冷卻輥的作用并在陰涼處保存印刷品,注意收卷張力,參考“粘著不良”項,尼龍、雙面電暈處理的薄膜都需要注意,必要時與油墨廠接洽采取適當措施。
聲明:本文由薄膜通整理,內容僅供學習參考,如有錯誤,歡迎指正。未經許可不得私自轉載,如有技術問題,歡迎大家發郵件探討。info@bomotong.co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