復合膜是軟包裝行業中應用較廣泛的薄膜類型,同時在生產過程中也面臨著各種不同的問題,筆者通過整理一些復合膜常見問題及對應解決方案供參考,分批次與大家共享,以幫助廣大廠家能夠針對性解決問題。
1. 復合后鍍鋁膜的鍍鋁層發生遷移現象
可能原因1:復合膜的固化時間過長
解決方法:適當提高固化溫度并縮短固化時間,加快膠粘劑的固化反應速度,防止膠粘劑逐漸滲透到鍍鋁膜的鍍鋁層,并削弱鍍鋁膜基膜與鍍鋁層之間的附著力。
可能原因2:涂膠量過大,膠粘劑干燥不充分,殘留的溶劑逐步滲透到鍍鋁層,造成鍍鋁層的遷移。
解決方法:控制涂膠量,或者調整干式復合工藝的干燥溫度、通風量及復合線速度等,保證膠粘劑充分干燥,將殘留溶劑量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內,減少對鍍鋁層的影響。
可能原因3:張力控制不當,鍍鋁膜的基膜在較大張力下發生彈性形變,從而影響到鍍鋁層的附著力。
解決方法:調整張力設置,注意張力適當小一些,防止鍍鋁膜發生較大的彈性形變
可能原因4:鍍鋁層與基膜之間的結合牢固度比較差。
解決方法:因鍍鋁膜質量原因,需更換質量較好的鍍鋁膜。
可能原因5:所選用的膠粘劑不合適。
解決方法:更換合適的膠粘劑,最好是鍍鋁膜專用膠粘劑。
復合膜層間剝離強度差
可能原因1:膠粘劑干燥不夠充分,殘留的乙酸乙酯滲透到油墨層中,使印刷油墨軟化、松動,乃至脫層,從而造成復合膜的剝離牢度比較差。
解決方法:調整復合工藝,提高烘道的干燥溫度或者適當降低復合線速度,保證膠粘劑能夠充分干燥。
可能原因2:稀釋劑乙酸乙酯的純度不高,其中水分或醇等活性物質的含量偏高,消耗掉了一部分固化劑,造成膠粘劑中主劑與固化劑的實際比例不適當,從而使復合強度下降。
解決方法:更換質量合格的稀釋劑,而且要嚴格控制對稀釋劑的檢測工作。
可能原因3:復合鋼輥表面的溫度偏低,或者復合壓力太小。
解決方法:適當提高復合鋼輥的表面溫度,或者適當加大復合壓力。
可能原因4:復合膜固化不完全。
解決方法:適當提高固化溫度,保證復合膜能夠充分固化。
可能原因5:涂膠量不足,影響復合膜的粘結強度。
解決方法:適當提高涂膠量。
可能原因6:鍍鋁層的牢固度差,容易脫落。
解決方法:更換高質量的鍍鋁膜。
復合膜出現斑點
可能原因1:油墨的遮蓋力不足,尤其是淺色油墨,光線穿過油墨層而被鋁層反射回來,產生斑點。
解決方法:選擇遮蓋力強的油墨或加厚油墨墨層。
可能原因2:膠液中的殘留溶劑較多,印刷膜復合后,墨層被膠液中的殘留溶劑所浸潤,從而有可能產生斑點現象。
解決方法:適當提高烘道的干燥溫度,或者適當降低復合線速度,保證膠粘劑能夠充分干燥。
可能原因3:膠粘劑選用不當,普通膠粘劑對鍍鋁層親和力較差,涂布性能差,如果涂布不均勻,就會出現斑點現象。
解決方法:選擇適當的膠粘劑,如鍍鋁膜專用膠粘劑。
可能原因4:涂膠量不足或者涂膠不均勻,復合膜中夾雜有氣泡。
解決方法:適當提高膠粘劑涂膠量,并檢查橡膠壓輥的狀態,以保證涂膠均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