薄膜企業如何實現智能化發展,這里有一個通俗的說法:產品換代即實現產品與服務的智能化升級;機器換人即生產設備的智能化、自動化、網絡化;制造換法即車間級的設備互聯、企業級設備的智能工廠;銷售換市即發揮電子商務、商務信息化與內部流程打通;管理換腦即發揮云計算、大數據在企業管理決策等方面的作用。因此薄膜通認為未來薄膜企業需要在如下3個方面進行加強。
智能化技術
薄膜生產企業實現智能化,需要對現有生產設備和工藝流程進行技術化改造升級,從薄膜生產、包裝、倉儲、物流與用戶之間的連結,通過集成服務實現薄膜生產到后續產品工序的設計、采購、運輸、管理、品控等方面的綜合化服務。同時也需要配合信息技術手段和精密傳感技術實現工廠智能化升級,對薄膜生產設備及后倒工序設備(如吹膜機、流延機、分切機、運輸車、印刷機、包裝機)實現單機控制自動化和多設備聯網無縫銜接,如安裝有智能化檢測系統的薄膜加工設備,通過優化現有的圖像識別算法和厚薄檢測系統,實現了對薄膜外觀和物理性能的捕捉,用來定量的表征特征分析生產的穩定性,通過設計自動化的薄膜剪裁系統和拉伸系統,并將其他的光學檢測設備集成到平臺上。并通過遠程控制和設備自適應能力,實現生產的糾偏和調節達到單機控制自動化。
此外借助GPS定位技術、傳感技術、精密控制技術、二維碼技術、射頻識別技術等實現生產中間環節、倉儲物流環節的智能化發展。
杭州某公司為薄膜企業配套的智能上料系統
人力資源管理
薄膜企業智能化發展在人力資源管理也隨之進行變化。“機器換人”不是機器代替人,而是將人換下來做那些機器不能做的任務。這就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,要求能夠幫助被換下來的人可以去做其他工作。
現場人員只需要監控協調生產環節突發情況
此外,薄膜企業實現智能化后,其企業的人才結構也發生變化,公司對工廠操作技術和設備操作技能的需求降低,而對信息化技術、智能化控制技術人才需求將顯著上升。現場工作人員需要更好的協調和控制能力。
商業道德及價值觀控制
有了人工智能之后,有些薄膜制造企業會發現,自己可以更多的理解客戶,更理解周邊的事情,可以攫取很有商業的價值,因為這里面涉及到很多客戶的隱私,企業甚至可以在客戶不知情的情況下,利用客戶的隱私,做很多事情,因此這個時候,企業需要有很強的自律。
現在中國的隱私保護法還在發展的進程之中,而歐美的一些國家隱私保護法已經非常完善了,比如歐洲對企業的法則,隱私保護都是相當重視的。所以,而對于薄膜制造企業來說未來需要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概念,就是要建立客戶的信任度,使自己成為一個可信任的企業,一旦信任在技術層面被丟失了,那么企業的價值將會永遠無法彌補,這是企業最容易掉進的第二個坑。
整體而言,薄膜企業在智能化的發展過程中會遇到較多的問題,比如技術誘惑,其實在并不需要某項智能化功能的產品上強加上這些功能,這就會致使企業在開發產品的時候,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支出,并且讓一個本來很簡單的產品,變得非常復雜,而非實用。
因為把這些數據存儲下來,就需要花費用去購買存儲的單元,而這些都是有一定成本的,所以企業需要克服這些誘惑。因為事實上,很多功能其實并不是用戶所需要的,所以企業需要意識到,自己的技術在為什么樣的需求場景去服務,客戶到底需要的是什么,因為只有這樣,對于薄膜生產企業來說才能夠做出最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。